我们需要一款奥运主题的游戏吗?

作者 柚仙儿   2020-07-11 17:21:40

  前段时间刚刚上架PS4和Switch的《2020东京奥运》,当时对于我来说是这么一款游戏:如果不是有它,我根本想不起来明年居然又是奥运会年。

  当然,可能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达到了它的目的。

  你未必了解的奥运游戏

  实际上,奥运官方授权的游戏自1984年就已经存在了(《金牌奥运会84》,仅在日本地区发行的街机游戏),而在标题中引入举办地和举办年份的奥运游戏,则是从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开始(《长野冬奥会98》,登陆街机、PS和N64),然后到《北京2008》《温哥华2010》和《伦敦2012》。这期间,这一系列游戏还经历了多个发行商和开发商更迭,其中包括:Epyx、Accolade、U.S. Gold,甚至还有Konami,而从北京奥运会开始,这个系列则掌握在世嘉手中。

1992年的奥运会授权游戏《奥林匹克金牌》(Olympic Gold)

  当然,很可能如果你不是专门去查资料,就不会知道这个系列居然已经出了这么多代。奥运官方游戏在游戏界也就大概这么个江湖地位——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地位。

  它们类似于前些年那种“影游联动”的游戏,就是趁着电影上映蹭一波热度,或者为与其联动的原IP作品做一波宣传。又或者,仅仅是从游戏的角度为那部电影或那项比赛做个纪念,仅此而已。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据称,奥运会的转播费仅次于同样四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这在这样一场属于体育爱好者的狂欢节气氛当中,如果你看到市面上正好有一款官方授权的游戏,你很可能也不由自主地会选择下单。《伦敦2012》在发售(正值奥运期间)后霸占英国销量榜首三周时间,并在首年内在英国售出了7万套,对于一款这样体量,且销售期十分受限(奥运会的两周)的游戏,这样的成绩不能算是太差。

  问题在哪?

  抛去IP商业附加价值,从游戏本身的角度来说,奥运官方游戏其实乏善可陈。

  无论开发商发行商如何更迭,这一系列无可避免地做成了“体育小游戏合集”。当然这其实也是受限于游戏的题材,奥林匹克运动会本身是个综合性赛事,项目众多,想要切合主题就不可避免地把各种游戏都放到一起。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受普通观众或者市场的欢迎,就比如田径、游泳或者体操等奥运金牌大项,很可能你每四年也就在奥运会时关注下这个项目的赛事。

  而往往这些体育项目无法做出更深入的玩法。最常见的操作就是连点和QTE。而对于那些本身已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它们都早已推出了单独游戏或系列,比如《FIFA》《NBA 2K》《麦登橄榄球》《实况力量棒球》等,奥运官方游戏更不可能在玩法深度上挑战这些游戏。

  而且又是因为IP的“挟持”,这个系列的调性也一直保持地较“正”。包括世嘉正式接手后的《北京2008》《温哥华2010》和《伦敦2012》,无一不像极了奥运会场馆的宣传片,在每项比赛开始前,你都会看到“鸟巢”、“水立方”、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全景画面。另外,游戏单局中也尽量还原奥运会比赛的转播画面,在特效包装上力求还原,甚至在《伦敦2012》还加入了全程的语音解说,希望能让玩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模拟器”。

画风写实的《伦敦2012》

  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玩家在游戏中并不能够见到元尔特、刘翔、“飞鱼”索普这样的奥运名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名字奇怪、路人脸的运动员。当然,这一点可能还是要“归罪”于奥运会本身是个综合性的体育赛事。我们知道,运动员授权涉及大量工作和资金投入。如果只是单项体育运动,例如《FIFA》,依然还需要与多个组织(如FIFPro,即国际足球运动员协会)达成协议以获得相关运动员的姓名和外貌授权,更不用说之后还要耗费大量精力逐一录入运动员的脸部模型。

  一个项目尚且如此,如果我现在讨论的是有28个大项,300余个小项的奥运会,如果想实现这个比赛上的运动员授权及其游戏化的“真脸”,这则变成了一个毫无可能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假名+假脸的运动员则让游戏的拟真体验大打折扣。

  所以你也能看出来,这真是种别扭的组合:因为身负“官方游戏”名号,就要力求拟真和还原,但又由于奥运会本身的赛事性质,不得不做成缺乏深度的众多体育小游戏合集,虽然游戏中还原各个真实奥运场馆,直播转播包装和语音解说也一应俱全,但是你却并不能把游戏中和旁边电视里的运动员对应上。

  可能世嘉更能体会出这种尴尬,也可能《伦敦2012》并未达到他们的商业预期(尽管游戏在奥运举办地销量可观),他们在2013年关闭了的这款游戏的开发工作室SEGA Australia Studio,并且暂时中止了奥运官方授权游戏系列的开发,并没有为2016里约奥运会推出对应的游戏。

  “外传游戏”

  不过,除了这个“正传”系列,与此并行的还有另外一个时间线。那就是同样由世嘉基于奥运授权开发,为任天堂的主机和掌机平台专门开发的“《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系列”游戏。

  系列首作《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出自世嘉运动研发部(Sega Sports R&D),与《北京2008》同样是为北京奥运会打造。这个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将现实中的运动员换成了马力欧系列与索尼克系列中的各色卡通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数值类型,对应地,在各种赛事上就会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另外这些角色还可以使用那些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必杀技。

  这些设计不仅避免了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运动员授权问题,更提升了游戏的娱乐性。虽然《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依然成为了小游戏合集,但由于其品牌定位本身注重轻松、欢快、休闲,这些小游戏操作简单,再加上可以借助Wii的体感操作特性,这些相容的元素反而组合成了一款欢乐向的派对游戏。

《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

  即便《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没有刻意在奥运会档期发售(当然否则也会与“正传”撞车),而是选择更早时间发售(2007年11月)为奥运造势,发售后却立即占据各个市场销量榜首,并最终收获了Wii和DS双平台超过1100万的好成绩。在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后,《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为世嘉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游戏系列,世嘉后续又在历届奥运会前夕开发了一些列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游戏*,目前正在为2020年奥运会开发系列新作。

  *2018平昌冬奥会的版权由育碧所购买。

  虽然这一系列的每一作都能够获得不错的销量,而且已经巧妙地解决了奥运授权游戏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不过它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除了授权,好像它跟奥运会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

  是的,当然游戏中的比赛项目都源自奥运项目。但说到奥运会时,我们想到显然不会是这些运动本身。它更多是的代表国家之间的竞赛和各国运动员在场上的较量:随时更新的金牌榜、随着国歌缓缓升起的国旗,还有那些不断突破人类极限的世界纪录。这些显然又是马力欧和索尼克不能给予我们的。

  放飞自我的正传新作

  那么有没有一款游戏,既能够以奥运会为主题,又能够实现不错的游戏性?

  这一次的《2020东京奥运》给到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在《伦敦2012》八年后重拾这个系列,世嘉更加明确了应该如何给这款官方游戏做定位——没必要再“端着”了。事实上,没有了马力欧和索尼克的命题限制,《2020东京奥运》世嘉索性进一步放飞自我。

  当玩家进入游戏的一瞬间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游戏角色的形象从写实风走向了卡通化,而且游戏还允许玩家自定义角色。定义的方式则天马行空、百无禁忌:你可以是体型过于健壮的运动员,又可以是“标准体型”的肥宅,又或者是大胡子的萝莉。新加入的服装系统则可以让玩家进一步个性化自己的运动员,玩家甚至还能够让队伍中的运动员化身成为2020奥运会的吉祥物Miraitowa。

夸张的角色设计与百无禁忌的自定义功能

  显然,《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的经验让世嘉的开发者们知道了,小游戏合集的受众并非那些核心的体育爱好者,而更应该是那些“泛玩家们”。既然是在做小游戏合集,就没必要一本正经。因为这种类型的游戏更适合作为朋友、家庭聚会时的一种娱乐方式,游戏的调性要偏向欢乐休闲。

  “浅尝辄止”其实是聚会游戏的最佳体验方式。《2020东京奥运》中几乎每个游戏都做到了上手门槛低。就比如乒乓球项目的基本操作只包括两个摇杆,并且游戏对操作的判定非常宽松。对于聚会场景,即便是没有游戏经验的两个玩家也可以轻松开始对决。

  不过,虽然是小游戏,《2020东京奥运》的各个项目也做到了不会过于浅显。随着玩家的逐渐上手,游戏也会解锁一些额外的tips,让游戏的操作上限更高,比如游泳准备时,玩家可以在提示结束的一瞬间蓄力,以获得完美起步。又比如,在乒乓球项目中,玩家可以使用上、下和侧旋球应对不同的状况。

  相比于《伦敦2012》及之前的奥运官方游戏,本作更加关注游戏性。从“隔壁”直接搬来的“必杀技”,虽然是类似“杀人网球”“猛虎式射门”的魔幻元素,不过放到一款卡通风格的休闲游戏中也不会显得违和,反而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和策略性。

  而相比于《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系列,本作又更突出奥运主题。无论基于国家队的竞赛设定,还是游戏中呈现的对奥运赛场的还原,以及游戏开场时的倒计时,确实在提醒着你有一项盛大的体育赛事正在一步步临近。

  另外体育赛场中一些要素被巧妙地设计在了游戏中。比如跳远项目中,如果玩家在前两次试跳中取得了6米以上的成绩,在第三跳之前能够挥动双臂拍手,让全场观众和你一起打拍子——就像你在田径比赛中看到的那样。并且你能够借此获得一个特殊效果,让你有可能在最后一跳中跳出更好的成绩。这一设计可以说是竞技体育题材与游戏体验的巧妙结合。而除此之外,你还能在本作中见到诸多类似的设计。

  当然,《2020东京奥运官方游戏》依然有着一些明显的缺点。

  如果你曾经玩过《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就会发现本作中的很多小游戏都比较熟悉。不可否认的是《2020东京奥运》的很多项目的玩法基本都传承自前者,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进行了微调。实际上这也是《马力欧与索尼克在奥运会》系列后来备受诟病的一点:玩法缺乏创新。

  另外作为一款派对游戏,本作并不支持本地派对。是的,虽然游戏在多人以及好友连线上做得较好,最多能够支持8人的在线派对。但是就本地游戏而言,游戏只支持最多两人的PvP和PvE以及两人合作的在线对战。看起来世嘉更鼓励你用这款游戏招待你家里到访的有且只有一位好(♂)朋友。

  总的来说,《2020东京奥运》算是一款把“奥林匹克”主题与游戏本身结合得较好的作品,没有打着游戏的幌子在做奥运宣传片,没有高高在上令人敬而远之,也没有过于跑题让人觉得不知所谓。角色自定义有趣,游戏项目丰富,且玩法各具特色,上手容易但有一定深度,总的来说是一款不错的休闲游戏。

  不过话又说回来,休闲/派对游戏就是奥运游戏化的必由之路?

  在《2020东京奥运》之后,世嘉依然要在接下来推出《马力欧与索尼克在2020东京奥运会》的Switch版和街机版以及一款名为《索尼克在奥运会》的手游,预示着要在"以休闲游戏的方式来制作奥运授权游戏”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不过这不是唯一解,去年育碧的《极限巅峰》专门为奥运打造的DLC《奥运之路》就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让一款已经足够成熟单项体育游戏来加入奥运要素。比如,在《FIFA》里让梅西再次带领阿根廷队获得世界冠军,或者在《NBA 2K》中使用梦之队一路过关斩将?

  也许这种方式,更能满足一些核心体育玩家的需求。

奥运项目之一的沙滩排球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浏览,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