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要求配置
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 7 - 64 bit
处理器: Interl core i3 2100 / AMD A8-6500
内存: 2 GB RAM
DirectX 版本: 11
操作详解
本作更适合手柄操作,攻略也以手柄按键为准。
玩家可以通过按键设置自行对应pc按键。
地图状态
左摇杆:移动
右摇杆:视觉调整,按下时为45度固定视觉
X:冲刺
Y:主菜单
A:确认/调查
B:采集(在采集点)/取消
RB:恢复默认视角指向正北方
RT:步行/奔跑切换
LT:移动中长按2秒 切换为自动移动
BACK:切换地图/指南针的显示
STAR:开启地图
R3(按下右摇杆):在45度俯视视角和自由视觉间切换
战斗状态
X:爆气(RUSH槽满时可爆),爆气后自身能力值提升,RUSH槽耗完后回到原来状态。
Y:战斗菜单
A:攻击
B:跳,B按住是视域操作或蓄RUSH槽(蓄太久的话会晕)
LT/RT:使用必杀技(可在技能设定中设置相应的技能)
LB和RB:切换角色
L3(按下左摇杆):锁定当前目标(即当前头顶黄字的敌人)/取消当前锁定
R3(按下右摇杆):在45度俯视视角和自由视觉间切换
LT+X(同时按):RUSH槽满时发动连携攻击,发动后会提示连按对应的键,比如A,成功后同伴会参与连携攻击。用得好的话BOSS战也会变得比较轻松。
B+A:跳起后在空中攻击(女主),其它人类似。
B+左摇杆:向对应方向闪开(跳/冲刺/翻滚,不同人物表现不同)
十字键左右:切换自动手动操作方式
视域操作:
分为sight in(突然冲入当前目标视野,按下B不放,周围出现气场后加左摇杆对应方向键,目标头顶出现黄色标志,些操作仅能使目标吓一跳,停顿一下。)和sight out(然闪出当前目标视野,按下B不放,周围出现气场后加左摇杆对应方向键,目标头顶出现蓝色标志后按A可连击)。注意发动sight out时怪物也会锁定你,如果你身上的锁定圈是红色则sight out时你的攻击会被反击,只有黄色时可安全连击。具体操作,按下B蓄气,身边出现紫气时左摇杆向前/后/左/右推出,靠近版边可能会由于空间不够而施展失败,一般向后跳开比较容易施展。
防御:
站着不动时可挡住正面或侧面的攻击,貌似有一定机率的。
操作要点
1.绝技或咒纹在连击后施放的话可免除准备时间。
2.大地图上遇敌的时候从敌人背后接触进入战斗的话对我方有利(敌人会暂停一会让我方攻击),应该多多利用;被敌人从后方接触进入战斗的话对我方不利(全员会被怪物包围)。
3.战斗画面右边有一些晶盘,对战斗胜利后获得有加成。
蓝色:
(用会心一击将怪物击破;经验加成)。
粉红:
(只用必杀/咒文)击破怪物,当中不能有普通攻击,包括同伴;HP MP回复)。
黄色:
(同时打倒复数个敌人;金钱加成)。
绿色:
(连续两次遇敌战斗胜利,具体操作:引两只怪走到一起,然后冲过去;增加SP点)。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PC星之海洋4最后的希望游戏攻略 全流程白金攻略(1)
- 第2页:游戏要求配置
- 第3页:系统解析:属性详解
- 第4页:系统解析:技能/元素
- 第5页:系统解析:系统/人物基础属性
- 第6页:全人物图鉴/介绍(1)
- 第7页:全人物图鉴/介绍(2)
- 第8页:全人物图鉴/介绍(3)
- 第9页:故事背景/流程简述
- 第10页:白金奖杯达成条件
- 第11页:支线任务总览1(含触发时间)
- 第12页:支线任务总览2(含触发时间)
- 第13页:支线任务总览3(含触发时间)
- 第14页:隐藏采集点
- 第15页:主支线全流程:舰船
- 第16页:奥斯星:洞窟下层/北部海岸
- 第17页:奥斯星:洞窟上层/开拓基地
- 第18页:雷姆瑞克星:平原1
- 第19页:雷姆瑞克星:平原2
- 第20页:雷姆瑞克星:村寨1
- 第21页:雷姆瑞克星:村寨2
- 第22页:雷姆瑞克星:平原3
- 第23页:雷姆瑞克星:星之船
- 第24页:雷姆瑞克星:母舰1
- 第25页:雷姆瑞克星:母舰2
- 第26页:雷姆瑞克星:身体研究所
- 第27页:雷姆瑞克星:母舰地下都市
- 第28页:雷姆瑞克星:母舰动力舱
- 第29页:雷姆瑞克星:收容所
- 第30页:沙之星:大陆东北部
- 第31页:沙之星:接触点
- 第32页:沙之星:阿斯特莱尔城1
- 第33页:沙之星:阿斯特莱尔城2
- 第34页:沙之星:沙漠
- 第35页:沙之星:神殿1
- 第36页:沙之星:神殿2
- 第37页:沙之星:母舰基地
- 第38页:奥斯星:开拓基地
- 第39页:奥斯星:虫穴
- 第40页:奥斯星:母舰基地
- 第41页:ENII内部
- 第42页:母舰基地
- 第43页:终焉之地
- 第44页:创世宫殿
- 第45页:异时空(全攻略完)
- 第46页:PC星之海洋4最后的希望游戏攻略 全流程白金攻略(46)